350vip浦京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350vip浦京集团 -> 通知公告 -> 正文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来源:     审核人:    时间:2016-05-04    作者:    点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9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浙教学〔2015〕98号)精神,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浙药高专〔2015〕221号)要求,稳步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现制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紧密结合“生命健康”、“健康浙江”、“健康中国”大建设大发展需要和省市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与素质教育、实习与实训教育、实践与孵化教育,着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2、基本原则:坚持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药食思维和众创思维”等三种思维,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三大特区”,即创新课堂教学,创新课程,创新教法及手段,建设课堂教学特区;创新模式,构建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特区;加强与行业、企业、系统和政府等多方对接,挖掘整合多方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建成特色学院特区。

3、工作目标:2016年建成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成立创新学院和生命健康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渗入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创新创业网络课程,争取推出5门校级创新创业公共课程;每个学院开设不少于1个创新创业教学班;组建6个以上专兼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评审确立6个以上创新教育案例和6个以上创业项目;组建6个以上大学生创业团队。

2017年,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2017级人才培养方案;建成6门以上校级创新创业精品课程,争取申报建成多门市级创新创业精品课程;主要专业均开设综合设计型课程;建成500平方米以上的校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力争申报建成宁波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申报列入省级高校创业学院示范单位;评审确立10个以上创新教育案例和10个以上创业项目;组建1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团队。

2018年围绕生命健康产业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扩大创业实践基地规模,争取申报建成市级大学生创业实践示范基地;评审确立20个以上创新教育案例和20个以上创业项目;组建2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团队;毕业1年后自主创业率稳定在5%以上。

2019年建成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在全省具有示范价值的大学生创业园;评审确立30个以上创新教育案例和30个以上创业项目;组建3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团队;毕业1年后自主创业率稳定在7%以上。

到2020年,初步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战训练、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初步建成以“项目抚育、政策扶持、创业辅导、苗圃孵化、社会扶植、示范辐射”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初步形成学校培育创业、教师指导创业、学生勇于创业、家庭支持创业、政府引导创业的创新创业长效机制。

二、主要任务和举措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注重能力培养,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学习成果导向,深化学科、专业建设,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和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在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中全面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面向学生普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在通识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推动课堂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广泛开展探究式、启发式、项目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健全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力度,增设创业实践类项目资助。强化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充分结合医药健康专业、行业、产业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与组织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实践性,提高专业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中的创新性和项目化要求。完善竞赛体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创意竞赛挖掘选拔有潜质的创业项目。加强学生竞赛和科研成果的后续培育与扶持对接,为优秀创新项目和创业团队的深度学习和融合训练提供重点指导和支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进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开展创新研究、自主创业活动等情况折合成学分及课堂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创业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三)拓展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已有创新创业培育孵化场地,整合资源,继续拓展校内外创新创业孵化的硬件平台。推动以创业为导向的创新,加速“挑战杯”等各类创新、技术竞赛向创业的转化。突出重点,加强创业团队的指导与培育,重点鼓励、扶持学生开展结合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的多形态创业,并为他们提供经费、场地、导师、服务等方面支持与指导,培育成熟之后适时推送至地方大学生创业园进行孵化。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落实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借助校外资源,加强与地方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和实习实践基地等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拓展校外孵化场所。

(四)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立一支专门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创新创业学生提供专门的教育、指导和服务。加大师资培训力度,选送教师参加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研究,并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传授科学方法和创新精神,以教师创新创业带动学生创新创业,以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教师创新创业。聘请具有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校友和社会知名人士等担任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实训、孵化指导。鼓励引导一批对创新创业有热情的教师专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和创业项目等计入教师考核相应工作量。

(五)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明确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适当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学院聘期目标任务中的比重,将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纳入教学基层组织建设指标。进一步明确各级教学科研岗位职责中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任务要求,让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每一位教职工都必须参与的基本工作。加大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奖励力度,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建立学校各类专利、技术的转让、入股机制,鼓励教师持专利入股支持学生创业,既保证教师的积极性,又使学校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在奖学金评定及其他各类学生荣誉评选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成果的重视与激励,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优先支持创新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

(六)积极营造校园创客文化。把创新创业文化特别是创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积极弘扬创业文化,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引导学生多元就业,服务学生全程就业,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氛围和环境。

三、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

2016年起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建设创新学院和生命健康创业学院。创新学院重点制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组建创新创业教学师资队伍,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和师资培训等。生命健康创业学院重点开展各类创业大赛、创业项目遴选、培育及跟踪指导,建设网上创业政策、信息、咨询、交流、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创新学院和生命健康创业学院,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1、统筹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6月底前,创新学院和生命健康创业学院均完成设立院务委员会,由学校、合作企业、创业教育等方面专家组成。各二级学院完成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本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同时做好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和年度规划。

2、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与选修课程。设置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2016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拓展模块”8学分中设立2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3、全面开展创新创业内容渗透教学。各专业根据自身条件,充分挖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使各专业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

4、积极开发校本创新创业课程。成立校本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委员会,在校内外遴选一批师资,开发2-3门创新创业课程,引进与自建相结合,重点引进或编写3-5本特色教材。在课程建设上适当提高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实践课程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扩大创新班培养规模。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各学院在试点设立创新班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创新班规模,力争从现有的5个专业扩大到8个专业,学生人数从现有的150人扩大到300人左右。

6、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技能和项目竞赛。完善创新创业技能和项目竞赛体系,每年3月-6月为学校技能与项目竞赛节,设立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四级竞赛项目梯度,竞赛覆盖所有专业、所有学生、所有专业教师,学生项目与其所学专业一一对应,教师项目与其所教专业或课程实施有效对接。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练,课赛融通,做好竞赛资源的有效转化。

7、大力扶持和孵化创业项目。对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产生的项目实行跟踪扶持,推动项目进入校内创业项目孵化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8、完善创业学院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项目部、培训部,以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个保障为基础,整合学校创业教育资源。6月底前,建立网上创业指导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国家政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市场动向等信息。

9、组建创业导师库。6月底前完成创业导师库建设,以各学院教师为主,适当聘请一批校外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单位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组建创业导师团队。

10、强化全员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继续做好学校KAB培训班、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班、宁波市网络创业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开展一年2次对我校学生(包含在校生、毕业生)创业情况的走访和调研。不定期组织对兄弟院校、各级孵化园、创业中心的考察,加强校内外在项目孵化、管理等方面的交流。

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领导与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顶层设计,协调解决在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改革中遇到的各类突出问题。成立由校长任主任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委员会,落实创新创业工作主体责任,把创新创业纳入教学改革发展重要议程。中心委员会设立由学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指导委员会,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教育培训、技术咨询、项目带动和智力支持。

(二)设立专项资金。学校设立100万元的专项启动资金,通过财政投入、学校筹集、企业赞助、社会支持等多种渠道,专项用于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和表彰奖励。

(三)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经贸、工商、财税、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入开展。

(四)强化考核激励。加快完善出台相关考核激励政策,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二级学院和职能处室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效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O一六年四月三十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