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知行新说”百名“00后”青年学生宣讲进校园活动第五场如期而至。4位“00后”青年宣讲员走进宁波外国语学校,以青年之声传递青年理想,凝聚青年力量,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宁波外国语学校国际会议厅内,首位开场宣讲员是毕业于宁波大学的留学生Stoyan Gegovski。“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上赢得共鸣,是因为它阐述了一个通俗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来自保加利亚Stoyan说,“一根木棍容易折,十根合在一起就会变得牢固不可破。‘团结’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国家都能看到类似的观点。”
他用生动、简洁的语言,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
陈莹(右一)。
同样来自宁波大学的陈莹同学,已经是“知行新说”宣讲活动的“老面孔”了。宣讲经验丰富的她此次“扮演”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用“他”的所见所闻,带领同学们一起穿越回一百年前的中国。在这名“记者”的视野中,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但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英雄先烈。
“这次宣讲主题的灵感来自《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它描述了一个外国人在看到上海和延安两个城市间,上海生活的人与在延安的革命家、农民间的生存环境、真实感受的反差感。而我只想做一名讲述者,把外国记者的所见所感用年轻人愿意听的语言讲给同龄人听。”陈莹在接受甬派记者采访时说。
当屏幕播放出李大钊等革命烈士,被逮捕、被枪决、被绞刑时仍愤慨激昂、英勇就义的情景时,师生们的神情愈发认真。
“今天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李大钊同志牺牲96年。”现场,掌声雷动……
“同样,在百年前的中国,有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用他的生命守护一本党章。”350vip浦京集团的凌梦丽同学讲述了革命先烈张人亚短暂却熠熠生辉的一生,“我们应当走近像张人亚这样的先辈,发扬其精神的同时,扎实自身的专业技能,发挥他们所给予我们的强大的信仰力量。”
高一S2505班闫天舒同学谈及自己刚看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书里那句“我拼尽了全力,却过着平凡的一生”令人迷茫,发出“普通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无论英雄人物的作用有多大,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陈莹说,“我们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在我看来,小人物和普通人照样可以发光,过着平凡的生活没什么不好,我们照样可以翻山越岭去看看那片自己喜欢的海。所以,同学,在这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希望你能抬头看到月亮,也找到自己的月亮。”陈莹深情的回答赢得满堂彩。
“时代各有不同,但我们有不一样的时代责任!”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曾涵,用亲身经历的故事,向同学阐述“青年”的意义。这位清瘦,看似娇弱的女孩却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周总理曾讲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那一辈人的奉献精神。现在,我们该传承这种精神,发挥自己所长,奉献自己。这也是我做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初心。”曾涵说。
“Stoyan师哥的宣讲让我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以前觉得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现在觉得自己有责任,好好学习!”宣讲活动结束后,高一六班朱芊芊同学兴奋地说,“还有陈莹师姐的那些充满感染力的影视画面和慷慨激昂的语言,让我置身于历史情境里无法自拔!”
“师哥师姐们在用不同的方式告诉我们平凡人的意义。就像我们的革命先辈也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我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价值,迸发出不平凡的力量。”高一五班闫天舒也分享了她的看法。
听到好几处眼眶都湿润了,很激动。希望这样的思政课能多来学校,让更多同学看到。”宁波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陈丽君在宣讲结束后表示,同龄人讲给同龄人的思政课做到了“知”和“行”的结合,不仅让同学们生动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还能将其化作具体行动。“新”式的宣讲活动落地了,落细了,真正做到了知行新说。
原文链接:“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月亮”,这堂课,走心了 (cnnb.com.cn)